深秋夜露,燥令当头,很多人都会出现咽干、舌燥等不适。中医认为,秋季需养阴,而养阴指的就是润肺。秋天的梨甜脆多汁,正是秋季润肺去燥的最佳食材之一,梨的品种繁多,而在众多品种中,秋月梨是一种引进于日本的杂交的梨类品种,因其恰逢中秋时节成熟,故得名“秋月梨”。
秋月梨的个头特别大,单个重量在7-8两左右,因其汁多、味甜、核小、口感佳,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相传始于唐朝。以精选之秋梨(或鸭梨、雪花梨)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祛痰、生津、润肺药物,如生地、葛根、麦冬、藕节、姜汁、贝母等药食同源之原材料精心熬制而成的药膳饮品,常用于治疗因热燥伤津所致的肺热烦渴、便干燥闷、劳伤肺阴、咳吐白痰、久咳咯血等呼吸道病症。
秋冬之季,带着孩子做两瓶秋梨膏,取一勺用温开水化开,喝下去甜丝丝的,没一点药味儿,还带着淡淡的梨香。
在家里
可以尝试做简单的秋梨膏
自制秋梨膏
主料:雪梨5个、红枣80克
辅料:生姜少许、冰糖适量
做法
1.雪梨去皮切小块,然后放入料理机中打成梨蓉,此步骤不要加水;
2.生姜切丝,红枣去核切片;
3.煮锅上炉,加入梨蓉、姜丝、红枣片和冰糖,大火煮并拌匀;
4.煮开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然后关火稍晾凉,用滤筛将梨蓉,姜丝、红枣的渣滤出;
5.滤出的汤水留在锅中,用小火熬至浓稠(约剩1/4),过程中需要不时搅拌,以防粘锅;
6.关火后晾至凉装入干净容器中保存即可
小提示
1、整个制作过程都不需要加水,梨子本身水分就多,加水了反而影响口味和效果;
2、一岁内的小宝宝不建议吃哦!感冒生病期间遵医嘱,也不要随便吃!
3、记得每次要用干净勺子取梨膏,这样才能确保卫生安全噢~
这里介绍的秋梨膏制作方法中,选用的是最基本的配方。如果已经出现明显咳嗽症状的,建议及时看医生哦。
但需注意,如是寒症导致的感冒咳嗽千万不要盲目食用哦,还有孩子积食咳嗽也不要吃哦。
小贴士
1、秋梨即是秋季所产的鸭梨或雪梨。
2、小火熬煮梨汁后期,要时刻看着,以防糊底;
3、煮梨汁时,如果放入的红枣较多,则成品的颜色较深,但其中红枣的味道会盖过梨汁的味道。
4、熬煮时间视个人喜好的浓稠度增减。
5、饮用时,可取1—2勺秋梨膏,用温开水冲调开即可。
6、自制的秋梨膏在常温下长时间放置会发生长毛的情况,如一次熬制的较多,请放入冰箱内冷藏保存。
川贝秋梨膏制作配方
川贝秋梨膏
《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
款冬花、百合、麦冬、川贝各30g,秋梨g,冰糖50g,蜂蜜g
???款冬花
将款冬花、百合、麦冬、川贝入煲加水煎成浓汁,去渣留汁,再将去皮去核切成块状的秋梨以及冰糖、蜂蜜一同放入药汁内,文火慢煎成膏。冷却取出装瓶备用。每次食膏15g,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
润肺养阴,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热燥咳、肺虚久咳、肺虚劳咳痰不出。
本方治证为燥热伤肺,气阴两虚所致,治宜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方中川贝味甘苦、性微寒,归肺、心经,有化痰、止咳、清热之功效。秋梨味甘带酸、性凉,归肺、胃经,能清热生津、润燥化痰。款冬花、百合、麦冬等药,皆有润肺、止咳、化痰之力。本方以群队清凉甘润、滋阴生津原料以润肺养阴,使肺阴充而燥咳止。再以蜂蜜养脾胃,和营卫,又具培土生金之力。此膏滋而不腻,补而不燥,为化痰止咳之佳品。
脾胃虚寒,咳唾清稀者不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