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于年发表的最新研究提示,因急性肾损伤(AKI)入住ICU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可降低死亡风险。
二甲双胍一直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明确指出,生活方式管理和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一线治疗。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因为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有多种降糖作用之外的潜在益处、优越的费效比、良好的药物可及性、临床用药经验丰富等优点,且安全性良好,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和无肝肾损伤。
但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是否将二甲双胍保留在治疗方案中,一直存在某些争议。
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双胍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肌酐水平男性.6μmol/L(1.5mg/dl),女性.8μmol/L(1.4mg/dl)]。
但此次新发表的研究提示,基线肌酐水平平均为1.5±1.5mg/dl的患者在入院时仍然应用了二甲双胍,且获得了死亡风险降低的获益。
-1-二甲双胍可降低急性肾损伤(AKI)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急性肾损伤(AKI)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可能进展为AKI,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也可能急性进展为AKI,超过一半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会发生急性肾损伤AKI。截止目前,AKI的有效预防和治疗策略仍然有限。既往有多项研究表明,应用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肾病患者的死亡率[2,3]。那么此种获益在AKI患者中存在吗?
此项由中国学者牵头的研究纳入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MIC)中的AKI和2型糖尿病患者[4]。比较服用和不服用二甲双胍患者的30天死亡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住院时间[4]。
研究数据:纳入了例同时具有AKI和2型糖尿病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被定义为在数据库的“入院药物”中有使用二甲双胍的记录。基线有例应用二甲双胍、例不应用二甲双胍。两组患者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