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冬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焦树德讲解补中益气汤 [复制链接]

1#

蜜炙*芪5~10克、人参3克、炙甘草3克、炒白朮1.5~3克、陈皮1.5~3克、当归1.5~3克、升麻l~1.5克、柴胡l~1.5克,水煎服。

因原方用量过轻,故参考昆裔临床罕用方,对剂量举行了点窜。

(附《脾胃论》原方:*芪1.5克(病重或劳倦热甚者3克)、炙甘草1.5克、人参1克、当归0.6克、陈皮、升麻、柴胡各0.6~l克、白朮1克,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

本方的用量,李东垣原方*芪至多大为3克,其他皆为0.6~1克,意取轻清激昂。昆裔医家用于救急通常加大剂量,病重者参、芪可用到9~15克。本文开篇所列的剂量是参考薛立斋及吴仪洛二氏之意制订的,临症时请计划应用。须要仔细的是,升麻、柴胡二药用量不能太大,个别为1~2.5克,即便余药加至9~15克时,这二药也不得高出3克。由于内虚之证忌升散,本方借此二药只为升提下陷之清气,多用了此二药则使本方成了升散剂,非制方的本旨。

本方要紧用于调节饥饱劳役内伤脾胃而至的身关切烦、头痛畏冷、懒言少食、手脚困乏、自汗口渴、不肯运动、动则气短而喘、脉象虚大之症;或因中气不够,清阳下陷而至泄痢,或寒热似疟久久不愈之症。清朝医家柯琴说:劳倦形衰,气少阴虚而生内热者,表证颇同外感,惟李杲知其为劳倦伤脾,谷气不胜阳气,下陷阴中而发烧,制补中益气之法。

本方结构是按照《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治则,采用甘温之品补个中气,升个中阳。饥饱劳役,伤其脾胃,中焦阳气下陷,则阴火上浮,故身关切烦(这并非外感实热之证);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不升,则浊气上逆,故头痛(痛楚时做时止,不像外感者常痛不已);阳虚不能卫外故自汗;气虚故懒言、不肯运动;脾虚故少食、肢倦;脾胃虚则肺气不够故气短;肺气不够,不能敷布津液故口渴;脾虚中阳不升,清阳下陷故泄痢;正虚邪陷,邪正相争故寒热似疟久久不愈。病属内伤,东垣立补中益气汤以主之。若误做外感治,则重虚精力。

脾胃虚则肺气不够,肺为气之本,故方中以*芪补肺护固腠理为主药;人参补精力,健脾益中,甘草和中益脾,合芪、参而除热为辅药(过分烦劳,则虚热内生,得甘温之品以益精力,而虚热自退,故东垣觉得芪、参、草三药为除烦热之圣药);更以白朮燥湿健脾,当归和血益阴,陈皮理胸中清浊关系之乱气,且防甘味药致使滞满,共为佐药;升麻、柴胡升阳明、少阳之清气,提中焦下陷之清气,清阳升则浊阴降,再用生姜、大枣和营卫、开腠理、致津液,共为使药。中虚得补,精力复原,诸症自愈。赵献可曾说:「凡脾胃,喜甘而恶苦,喜补而恶攻,喜温而恶寒,喜通而恶滞,喜升而恶降,喜燥而恶湿,此方得之。」(《医贯·后天要论·补中益气汤论》)

补中益气汤原为饮食劳倦内伤精力,内生虚热,病状近似伤寒之证而设。此阐明属气虚发烧,切勿用调节伤寒的汗、下之法去治。故《医贯·主客辨疑·伤寒论》中说:「若读伤寒书而不读东垣书,则内伤不明而杀人多矣,读东垣书而不读丹溪书,则阴虚不明而杀人多矣。......东垣《脾胃论》,与夫内伤外感辨,深明饥饱劳役发烧等证俱是内伤,悉类伤寒,切戒汗下。觉得内伤多外感少,只要温补,不用散发。外感多而内伤少,温补中少加散发,以补中益气一方为主,加减进出。」因而可知,内虚之人冬天受寒而恶寒发烧无汗脉浮紧时,可用补中益气汤加些麻*,脉浮缓有汗者,可加桂枝、白芍。但昆裔医家皆把此方用为调补气虚之药,是抉择本方配伍之妙和调补中焦阳气的性能而变动应用的。确有很多阳虚、中虚之证,得用本方而治愈。用本方为补剂时要懂得此为治气虚清阳下陷的药剂,而不是治清阳不升的。

我罕用本方加蔓荆子、川芎调节气虚头痛;加藁本、细辛、吴茱萸调节脑子中痛楚或空痛;加羌活、防风、威灵仙、海桐皮治虚人感应风湿而混身痛楚;加茯苓、益智仁、肉豆蔻调节久泄;加白芍、甘草、吴茱萸、乌药治中虚腹痛;重用当归再加熟地治因中气虚而致的血虚(包罗种种血虚);重用人参(或以*参10~15克取代)再加茯苓、枳壳(15~30克)治由于脾失健运,中焦清阳下陷而致的胃下垂、子宫脱垂(症见形体脆弱、面色萎*、腹部发坠感、饭后腹胀倒饱等);加青蒿、银柴胡调节青年女子西医查不到道理的低热症候群中医辨证属劳倦伤中内生虚热者。本方不光可治脾胃气虚,亦可调补心、肺、肝二脏。如加五味子、款冬花、紫苑、旋覆花等,可治肺气虚而气喘、咳嗽,此乃吻合《难经》「损其肺者益其气」的治则。加香附、厚朴、青皮、蔻仁,可治肝气郁而致的脘闷腹胀、食欲不振等,此寓有《内经》「木郁达之」之意。五脏当中惟肾虚者不行用此方。

本方去陈皮、当归、柴胡,名举元煎(张景岳),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死等须升补精力的证候。去人参、白朮、甘草、陈皮、当归、加知母、桔梗名升陷汤(张锡纯方:*芪18克、知母9克、柴胡4.5克,桔梗4.5克,升麻3克。)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够以息,或呼吸似喘或气味将停,脉象沉迟幽微,关前尤甚。

东垣诊治中焦的药剂除补中益气汤外再有调中益气汤、益胃升阳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顺气汤等。这些药剂的影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须控制它们的主治特色方能很好地应用之。个别说,调中益气汤(本方去当归、白朮加木香、苍朮)治脾胃不调之胸满肢倦、食少短气、口不知味、食入反出等症。益胃升阳汤(本方加炒*芩、炒神曲)为血脱者益其气的药剂,主治妇人经水不调,或脱血及食少、水泻等症。

升阳益胃汤。主治脾胃病弱而疲乏嗜卧,物价秋令,湿热方退,体重节痛,口苦口干,心不思食,口不知味,二便不调等症。升阳顺气汤(本方去白朮加草豆蔻、神曲、半夏、*柏)治饮食劳倦所伤,满闷短气,不思食,不知味、时恶寒者(方中升、柴辛甘升清气,清气升则阳气顺;

*柏苦寒降其浊,浊降则阴气顺;

参、芪、归、草补其虚,虚补则浩气顺;

半夏、陈皮利其膈,膈利则痰气顺;

草豆蔻、神曲消其食,食消则谷气顺,故名升阳顺气汤)。

补中益气汤则主用于饮食劳役伤其脾胃,清阳下陷,内生虚热,状类伤寒或疟、痢久不愈者。细细理解个中的异同点,会对升高辨证论治的程度有所辅助。

近些年来,有人用补中益气汤做试验,表明它对联宫及其界限结构有抉择性压缩影响,并能调换小肠蠢动及复原肠肌张力的影响,对养分性能是有直接影响的。个中升麻和柴胡在丹方中对其他药有显然协同影响,并能补充这些药物的影响强度,特为在肠蠢动方面。如去掉这两味药,本方对肠蠢动的影响当即裁减。若单用这两味药,则无以上种种影响。看来在临床加减应用本方时,不能把升、柴集体去掉,如去掉这二味药,则遗失本方的特色,而成为其他药剂,不行不知。

I证实音信:

本文选自:焦树德《药剂心得十讲》。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