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冬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潮祖临证精华咳嗽诊治经验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4118.html

吾师数十年来,教学不怠,笔耕不歇,临床不辍,有效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正是这种结合,赋予了他极其生动活泼的临证思维。当他用这样的思维去解决那些人多叹莫能为的疑、难、顽、怪临床问题时,创造了不少拯危济困、起沉救死的奇迹,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思索和永远值得珍视的经验。由于他在学术上特重肾命之阳,因而其所论病症以虚寒为多,其治疗经验的突出特点是尤长补火益元。

咳嗽诊治经验

俗语有云:“咳嗽,咳嗽,医家的对头。”足见咳嗽一症,看似寻常,治疗却颇为棘手。今世之医,治咳多用“止嗽散”,或毕集款冬花、紫菀、马兜铃、矮茶风、枇杷叶等止嗽药于一方,进行饱和轰炸,强权镇压,结果逼而生变,往往适得其反,不仅咳反加剧,而且生出胸闷气紧、声撕咽痛、身重腹胀,甚至咳血水肿等变证来。

吾师痛斥其非,认为这是中医理论失于发扬之大不幸。他指出:治咳之真诀,只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求之便可获得。《内经》论咳嗽之总纲,《伤寒论》论外感之咳,《金匮要略》论内伤之咳,述症种种,归于治要,只在“气”、“津”二字上下工夫。他把咳嗽分为新咳、久咳、积年老咳三类论治,既简明扼要,又行之有效。

新咳:多为外感六淫所致,诊断时务必辨明感邪性质,但无论感受何种邪气,其基本病机均为肺气郁闭。所以,治疗时只要祛邪开郁,畅通其邪路,宣通其肺气,自能不治咳而咳自止,不止嗽而嗽自宁。若强为抑敛,肺失宣通,邪无出路,必生变端。凡外感初起,大多都不同程度地兼有风寒之邪,故吾师凡治外感初期咳嗽,用辛凉之剂亦每兼三拗,以宣通肺气。

久咳:特指外感愈而嗽不止,历时逾月者。多为早服、过服凉遏或滋补之剂,致令肺气郁闭,水津不布,五经不行,久而郁于膜腠,肺失清虚使然。其基本病机为气滞津郁。治疗时唯调气行津是务,畅已郁之气,行已滞之津才是正法。只有气津流行,膜腠和柔和利,肺的宣降之机才能恢复正常,咳嗽才能根除。吾师治此,多以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获效。亦有火郁、湿郁、津伤者,又当针对不同病因、病性、病机而调治之。

积年老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不独肺也。此类咳嗽,或为久病大病之后,脏腑受伤,波及于肺而致;或为久咳不已。津凝膜腠,气隧挛急而发。久咳所致者,治宗久咳法。脾虚生痰而咳者,六君子汤治之;肝郁气滞而咳者,小柴胡汤治之;心阴亏损,心火灼金而咳者,天王补心丹治之;肾阳虚衰,寒水不化,上射肺金而咳者,真武汤治之……总之,能辨脏腑寒热虚实治之,则久咳可愈,老嗽可除。

表闭咳嗽案

方某,女,19岁。年4月2日,以咳嗽4天前来吾师处就诊。

自述:4天前感冒发烧,咽痛咳嗽,自服抗病*冲剂、蛇胆川贝液、青霉素片、喉炎丸等药退烧,但咽痛未减,咳反加重。

问诊:咳嗽胸闷,咯痰不爽,口鼻气热;闻诊:语音重浊,咳声不扬;望诊:舌红,苔薄*而润,咽部充血黯红;切诊:六脉浮紧而数。

诊断:感冒咳嗽。

辨证:表寒里热。

治法:解表清里。

方药:三拗汤化裁。

麻*10g金银花15g杏仁15g

甘草10g大青叶15g连翘15g

板蓝根15g

水煎服,1日1剂

服1剂,咽痛减,咳声响亮,咳吐*稠痰。原方加桔梗10g,续服2剂,痰净咳止,咽痛亦愈。

讨论:

[1]咳声不扬,语音重浊,是感受风寒之邪的特异性症状,具有重要辨证价值。口鼻气热、六脉未静,是前服寒凉,里热郁闭明证。以三拗之辛温发越,开宣表卫,以银、翘、大、板之辛凉清解,消除里热,表卫开则肺气宣通,里热解则肺气清宁,故不止咳而咳自止。

[2]本案属表寒里热之证,单纯清里则愈清表愈闭;单纯温散则愈温散里热愈炽。顾此失彼,非寒温并用,表里两解,难收全功。

阴虚久咳案

侯某,男,44岁。年5月11日,以咳嗽4个月前来吾师处就诊。

自述:4个月前患感冒咳嗽,经中西医治疗,感冒愈后咳嗽不止,遂自服止咳中成药多种,未见效。问诊:咳嗽多发于夜半或穿衣脱衣之时,咳时气息奔涌,须连咳数声,有泡沫痰少许,咳出时方止;望诊:形色无大异,舌红,苔薄*乏津;切诊:六脉沉弦。

诊断:咳嗽。

辨证:阴伤肺燥。

治法:养阴润肺。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

熟地*20g麦冬20g百合30g

生地*20g天冬20g山药30g

浙贝母10g甘草10g杏仁15g

枇杷叶15g玄参15g

水煎服,1日1剂

服1剂后患者来告:病转增剧,终日咳嗽不止,未及一日,胁肋咳痛。

二诊:舌转水滑,咳声重浊,余无大异。

辨证:寒郁气滞。

治法:温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

麻*15g桂枝15g细辛8g

生姜30g白芍15g甘草10g

法半夏15g五味子10g

水煎服,1日1剂

1剂未尽,咳大减。连服3剂,诸症悉愈。

讨论:

[1]本证咳而气涌,咳声连连,舌红苔薄乏津,逼似久咳阴伤肺燥兼余热未尽之证,故初诊致误。阴伤肺燥而兼郁热之证,脉当数,今反沉弦,加之服前方增病,是知真相在脉而不在舌与症。舌、症所见实则气滞津凝,气欲宣而不能,津欲散而不得之征,参考服药反应,以脉为主证,断为肺气失宣,痰饮凝滞,故改投苦辛、苦温之剂而效。

[2]本案提示,凡服看似对证方药而病增者,尤其应当严肃反思,有服药后邪正剧争,机体欲祛邪外出而暂时加重者,此佳兆也;有药不投病而或伤伐无辜,正气衰损,或引邪深入,助其鸱张之势致加重者,此坏兆也。又当详察舌脉,求其真情,以免误人自误!

寒饮喘咳案

王某,男,25岁。年8月13日,以气喘、咳嗽反复发作10年,前来吾师处就诊。

自述:10年前曾患感冒,咳嗽、气喘,服用西药后症状消失。但此后气喘经常复发,从未痊愈。问诊:大学毕业后到部队工作,每天早晨操练则气喘有声,喘鸣声音特大。饮食、二便均正常;望诊:形体适中,面色略黯,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薄白水滑;切诊:六脉沉弦。

诊断:喘咳。

辨证:寒饮气逆。

治法:温肺化饮,降气平喘。

方药: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麻*10g桂枝15g五味子15g

厚朴15g白芍15g莱菔子15g

半夏15g甘草10g白芥子15g

干姜15g杏仁15g苏子15g

细辛6g

水煎服,1日1剂

服药5剂无明显好转,二诊时,改用小青龙汤合五苓散温阳化饮,宣肺降逆。

麻*10g桂枝15g细辛6g

白芍15g厚朴15g泽泻30g

干姜15g半夏15g甘草10g

白术20g猪苓20g茯苓20g

五味子15g

水煎服,1日1剂

服药10剂无明显好转,仍用原方继续服用,服到第15剂时,大便一日二三次,清稀如水,来电话询问是否继续服,询问病人无任何不适,嘱其坚持服药,当服至20剂时,晨练已无任何不适现象,3个月后随访,没有复发。

讨论:

[1]此证最初是因肺受寒邪,不能敷布津液,壅阻于肺,导致肺气宣降失常,所以咳嗽、气喘。予以西药治疗后,虽然症状暂时得到控制,但之后动则气喘,长达十年之久,反映肺气郁闭较重,三焦气化失常,体内痰浊水饮始终得不到有效化解,久而影响脾肾两脏功能。故宜肺脾肾三脏同治,在上有麻、桂、细辛、五味宣肺降逆,中有姜、夏、术、朴温中消痰,下有二苓、泽泻利水渗湿。选用小青龙汤合五苓散是治疗肺失宣降、寒饮内停的最佳方剂。

[2]该病例有两点启示:一、病人要有信心,如果病人服上十剂八剂无效停止服药,即使治疗方案无误亦不能愈疾;二、医生要有信心,一旦诊断准确,要坚持守方,不要改弦更张。如果服上十剂八剂无效改投他方,则前功尽弃。

——本文摘自《陈潮祖临证精华》

——编辑整理:李汶峰

推荐阅读:

《陈潮祖临证精华》——人生精华篇(下)

|征稿启事: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