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冬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妇人大全良方妇人咳嗽用温药方论 [复制链接]

1#
妇人咳嗽用温药方论(初虞世)

经曰∶微寒为嗽,寒甚为肠癖。古人立方治嗽,未有不本于温药,如干姜、桂心、细辛之属。以寒气入里,非辛甘不能发散。以此推之,未有不因寒而嗽也。又曰∶热在上焦,因咳为肺痿。又实则为肺痈,虚则为肺痿。此人其始或血不足;或酒色滋味太过;或因服利药重亡津液。燥气内焚,肺金受邪,脉数发热,咳嗽脓血。病至于此,亦已危矣。古人立方,亦用温药,如建中之属。今人但见发热咳嗽,率用柴胡、鳖甲、门冬、葶苈等药,旋踵受弊而不知非,可为深戒!就使不可进以温药,亦须妙以汤丸委曲调治,无为卤莽,致伤人命。

治虚中有热,咳嗽脓血,口苦咽干。*散。

*散

*(四两)甘草(二两)

上为细末,汤点一、二钱服,日三。

一方∶甘草一两,*六两,名*六一汤。只咀,水煎服。

治妇人咳嗽不止,渐成劳气,宜服蛤蚧丸。

蛤蚧丸

蛤蚧(一对,酥炙)紫菀款冬花鳖甲(炙)贝母(去心)皂荚子仁(炒),各一两)杏仁(炒,去皮尖,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淡姜汤吞下。

含化丸

昔有妇人,患肺热久嗽,身如炙,肌瘦,将成肺痨,服此安。(寇宗方)

枇杷叶(去毛)桑白皮款冬花木通紫菀杏仁(各等分)大*(减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樱桃大。食后夜卧含化一丸。

贝母汤

治诸嗽久不瘥。(出《本事方》)

贝母(生姜汁浸半日)北五味子*芩干姜(熟者减半)陈皮(各一两)半夏桑白皮桂心北柴胡(熟者加一半,各半两)木香甘草(各一分)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杏仁七个,去皮尖、碎之,生姜二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师文云∶戊申冬,有姓蒋者,其妻积年嗽,制此方授之,一投而瘥。以此治诸嗽,悉能愈)

定喘汤

治丈夫、妇人远年日近肺气咳嗽,上气喘急,喉中涎声,胸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及治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语音不出,鼻塞头昏,并皆治之。

半夏曲(炒)明阿胶(炒)甘草(各钱半)罂粟壳(半两,制)北五味子桑白皮麻*(去节)人参(各一分)

上咀,每服三大钱。姜三片,乌梅半个,煎至七分,去滓,渐渐温服,食后临卧服。

(方同《和剂》,分两加减不同,有效)

沧州李官人宅补肺汤,治状同前。(又名清金汤)

补肺汤

罂粟壳(二两,制)人参粉草(各半两)陈皮茯苓杏仁(制)白术明阿胶(炒)北五味子桑白皮薏苡仁紫苏茎(各一两)

上咀为末,每服三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两枚,乌梅半个,煎至一盏,临卧温服。

仆每用则无效,遂加百合、贝母(去心)、半夏曲、款冬花各一两,服之良验。

金不换散

治男子、女人肺胃虚寒,久嗽不已,喘促满闷,咳嗽涎盛,腹胁胀满,腰背倦痛;或虚劳冷嗽,咳唾红痰;及远年日近一切喘咳疾,诸药不效者,并治之。

罂粟壳(半两,制)杏仁(制)甘草(各三钱)枳壳(四钱)

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乌梅半个,煎至八分,食后,临卧渐渐热服。

许元林先生方。乙卯年七月,仆尝治一妇人咳嗽不已,服诸药无效,渐成劳瘵。求余诊之,六脉濡弱。以愚考之,此是血弱,又因忧戚太过而成斯疾。合用当归等药治之必愈。遂先用《古今录验》橘皮汤,空心服苏子降气汤,后用金钗煎、熟地*丸、当归丸调理得安。

又治一妇人,时行感热咳嗽,遂用小柴胡汤去人参、姜、枣,只加北五味子,煎服愈。

《古今录验》橘皮汤疗春冬伤寒,秋夏冷湿咳嗽,喉中作声,上气不得下,头痛方。

橘皮汤

陈皮紫菀麻*(去根)杏仁(制)当归桂心甘草*芩(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钱。水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热服。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欢迎大家光临彩云长在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