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各类动物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宠物是犬和猫,它们通常被视为家庭成员。当今社会,人类饲养犬、猫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快乐、情感交融以及社会交往等。但是在饲养过程中却存在很多福利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饲主忽视宠物需求、随意饲喂人吃食物等不当的饲养方式,不按时免疫接种疫苗和户外乱跑等;繁育者仅重视外表、忽视基因缺陷等繁殖行为;动物诊疗机构设施不完善、缺乏相关福利意识等不正确的做法等。同时还指出了流浪犬、猫的福利问题及其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如传播疾病、造成人身伤害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改善犬、猫福利的任务需要兽医、饲主及流浪动物收容所共同努力来完成,这对于保持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维护整洁的市容市貌,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等意义深远。
犬、猫常见的福利问题
一、饲主忽视引发的福利问题
当前,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所有的家庭成员可能每天都需要外出工作,而将饲养的宠物犬、猫单独留在家中。这些宠物除了要忍受整日的寂寞外,有的可能还无法及时获取新鲜食物和水源,还有的甚至一连几天都会忍饥挨饿。虽然相对于犬来说,猫性格较为独立,更适合被养在饲主工作繁忙、居住面积较小的家庭中,但是饲主长期的忽视或虐待会给它们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伤害,有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还有些猫也有可能因为饲主照顾不周而离家出走,成为流浪动物,使其失去生活保障,也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隐患。常见的饲主照顾不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了解宠物需求
大多数福利问题的产生都与饲主在护理或沟通过程中遗漏、误解宠物的需求有关。例如犬大声吠叫,可能代表着饥饿、寂寞、胆怯、需要排便等需求,有些饲主可能无法理解其具体含义,甚至会因其叫声过大而采取惩罚措施。再如,有些犬会在主人下班回家时扑向主人表示友好,但有些饲主误认为此是攻击行为,极力反对或大声斥责。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宠物犬、猫身心带来伤害。
(二)忽视疾病的初期表现
如果犬、猫最近在家中随处小便,可能由于泌尿道或肾脏发生了结石等病变,但有些饲主会误认为宠物出现了行为上的问题,从而采取体罚措施纠正其行为。另如,宠物突然间精神萎靡、食欲废绝,有的饲主会忽视这些异常情况,认为过两天即可自愈,从而耽误了很多疾病的最佳治疗期。再如,动物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比如肿瘤会导致腹围不断增大,很多饲主对此视而不见,直至动物疾病达到晚期后才去就诊。所有这些饲主的行为都会对动物福利造成很大的损害。在中国很多地区包括某些一线城市,绝大多数的饲主由于知识欠缺,对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