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之用,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每个人体质病情有异,切勿自行用药。
注意事项请参见:安全地使用中药
白前是一味降气止咳化痰药。据传,其名字的来历与名医华佗有关。
那年,华佗在河南行医,一天,他来到一个名叫白家庄的村子,天却下起了瓢泼大雨,他便留宿在一白姓老板开的客店里。睡到半夜,华佗被阵阵小孩的哭声惊醒,仔细听,孩子还咳嗽得厉害。他睡不着了,便起床叫醒白老板:“谁家的孩子在哭呀?”
老板答:“店后边那家的孩子,都几天了。”
华佗认真地跟老板说:“这孩子病得很重,必须马上治疗。”
老板说:“大半夜的,哪里找郎中啊?”
华佗不由分说,拉起老板:“我就是郎中,听孩子咳嗽的声音不对,走,看看去。”
于是,老板领着华佗,敲开了患儿的家门。家里人一听来了郎中,仿佛见了救星,都慌忙打躬作揖,哭泣哀求。华佗看看孩子的面色、舌头、手指,听听声息,又坐下切过脉,然后果断地说:“要救孩子,亟须找到一种药草。”
家里人正觉为难,华佗吩咐孩子的父亲:“你点个灯笼照亮儿,我去找找。”
此时,雨下得更大,路泥泞湿滑,孩子的父亲打着灯笼,随华佗冲进了茫茫雨幕中,甚至连简单的遮雨物具都没拿。他们找遍了村子的前前后后,费了好长时间,淋了满身泥水,最后オ在客店门前一条小河沟的土坡上找到了想要的药草。华佗把药草挖回来,切下根洗净,嘱这家人煎水给孩子喝。就这样,到黎明时分,孩子的咳嗽果然明显减轻了。
华佗拿来那药草的叶子对孩子的父亲说:“你天亮再挖些来,让孩子多吃几次病就会好。这是止咳化痰的良药啊!”
患儿的父亲按华佗的吩咐去做,仅两天孩子的病就全好了。一家人对不认识的好心恩人感激涕零,连忙备足礼物想当面拜谢,可当他们赶到客店时,才知道恩人已经走了。
白老板告诉他们:“想不到那郎中就是当今名医华佗呀!他临走时我オ知道的。”一家人惊叹不已,对着华佗辞行的方向连连拱拳:“真是医道高、心肠好的活神仙啊!”
华佗又行医四方了,但他却使白家庄人认识了一味止咳药草。村民们采挖它、使用它,却没问清它的名字。那个患儿的父亲想这药草是在白老板客店门前找到的,提议叫“白前”,获得大家认可,便流传开来。
本品为萝摩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及根。
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
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本品气微,味微甜。以色*白者为佳。
生用或蜜炙用。
辛、苦,微温。归肺经。
降气,祛痰,止咳。
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本品性微温而不燥烈,长于祛痰,降肺气以平咳喘。无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新嗽久咳均可用之,尤以痰湿或寒痰阻肺,肺气失降者为宜。
治外感风寒咳嗽,咯痰不爽者,配荆芥、桔梗等宣肺解表之品,如止嗽散(《医学心悟》);若咳喘浮肿,喉中痰鸣,不能平卧,则配紫菀、半夏、大戟等以逐饮平喘;若与清泻肺热之桑白皮、葶苈子等同用,可治肺热咳喘;若与益气润肺之*芪、北沙参等配伍,又可治疗久咳肺气阴两虚者。
煎服,3~10g。
白前醇提物、醚提物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白前醇提物、水提物及醚提物均有祛痰作用。
白前水提物有明显的平喘作用。
柳叶白前醇提物和醚提物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柳叶白前醇提物显著地抑制应激性、盐酸性及吲哚美辛-乙醇性胃溃疡的形成,并有一定的止泻作用。
白前醇提物能显著延长血栓形成及凝血时间,还有诱异白血病细胞分化作用。
伤寒论用药
中药小故事——薏苡仁
中药小故事——*芪
中药小故事——防己
中药小故事——百合
中药小故事——苦参
中药小故事——雄*
中药小故事——鳖甲
中药小故事——射干
中药小故事——鼠妇
中药小故事——石韦
中药小故事——牡丹皮
中药小故事——瞿麦
中药小故事——蟅虫
中药小故事——露蜂房
中药小故事——火硝
中药小故事——蜣螂
中药小故事——菊花
中药小故事——防风
中药小故事——矾石
中药小故事——芎?
中药小故事——寒水石
中药小故事——白石脂
中药小故事——紫石英
中药小故事——川乌
中药小故事——独活
中药小故事——山茱萸
中药小故事——天雄
中药小故事——*豆卷
中药小故事——白蔹
中药小故事——酸枣仁
中药小故事——干漆
中药小故事——蛴螬
中药小故事——獭肝
中药小故事——射干
中药小故事——紫苑
中药小故事——款冬花
中药小故事——皂荚
中药小故事——小麦
中药小故事——紫参
中药小故事——泽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