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花蕾。主产于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山西。12月或地冻前当花尚未出土时采挖,除去花梗和泥沙,阴干。本品气香,味微苦而辛。以朵大、色紫红、无花梗者为佳。生用或蜜炙用。
辛、微苦,温。归肺经。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本品辛散而润,温而不燥,长于润肺下气止咳,略具化痰作用。治咳喘,无论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皆可应用,对肺寒咳喘尤宜,常与紫菀相须为用。如治外感风寒,内停痰饮,气逆喘咳,常与麻*、细辛、半夏等同用,如射干麻*汤(《金匮要略》);若肺热咳喘,常与知母、浙贝母、桑白皮等同用;若肺气虚弱,咳嗽不已,常配伍补益肺气之人参、*芪等药;若阴虚燥咳,常配伍养阴润肺之沙参、麦冬、阿胶等药;治喘咳日久,痰中带血,常与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之百合同用;若肺痈咳吐脓痰,常与薏苡仁、桔梗、芦根等同用。
煎服,5~10g。
外感暴咳宜生用,
内伤久咳蜜炙用。
典籍《神农本草经》
味辛,温。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辛、甘,温,无*。主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消渴,喘息呼吸。
《本草害利》
〔害〕古今方用为治嗽要药。以其辛温散而能降,于肺无忤,无分寒热虚实,皆可酌而施用。〔利〕辛温,化痰而咳喘何忧,清肺则痈痿有赖。
〔修治〕十一月采花蕊,未舒者佳,阴干,或蜜水炒用。
药效随笔--款冬花:
辛温,既散且降,对于肺的宣肃作用,大有补益。既顺肺中之气,又理肺中之血,凡肺虚久嗽,用以润肺消痰,止咳定喘,功效颇著。与紫菀相较,彼则善于润燥止血,此则温补过之,故治虚嗽。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