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为百病之长,对肿瘤类疾病来说也不例外,肿瘤的产生决不可能是一个成因,而是风邪为主的多种因素交织纠结所致。
首先,肿瘤的产生是虚邪之风与身形之风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次,风与寒热津液等胶结日久,是形成多种肿瘤的重要特点。
而瘙痒、疼痛、面目色变、多汗恶风、完谷不化、远处转移等则是风邪致病的外在表现。还有,就是服祛风药或者软坚散结药后往往瘙痒加重,这就是风邪外出的表现,也就是张仲景说的:“痒为泄风”。
下面这个病例就是风邪入里成瘤,药后瘙痒由重到轻的临床印证。
海浮石30g,白英30g,
麦冬30g,百合30g,
瓜蒌30g,生地*30g,
姜半夏15g,牡蛎15g,
人参6g,紫菀12g,
款冬花12g,甘草12g,
白蒺藜30g,马齿苋30g,
蝉蜕10g,乌梅12g,
防风12g,龙骨15g,
石膏30g,*连9g,
苦杏仁15g,当归12g。
海浮石30g,紫菀12g,
款冬花12g,甘草30g,
生地*30g,蒺藜30g,
马齿苋30g,蝉蜕10g,
乌梅20g,玉竹30g,
防风20g,龙骨15g,
白英30g,牡蛎15g,
石膏50g,麦冬30g,
百合30g,*连12g,
瓜蒌30g,槐花15g,
连翘30g,姜半夏15g,
苦杏仁15g,当归12g,
菊花20g,知母12g,细辛3g。
教授简介
王三虎教授:经方抗癌第一人
王三虎教授,十四岁开始学中医、背经典,从事临床四十余年,其中三十年战斗在肿瘤一线,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肿瘤临床经验。
几十年来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继承与创新并重,积极地探索中医抗癌的路子,既继承传统中医抗癌的优势,又在现代肿瘤综合治疗中做了有益的尝试,提出"风邪入里成瘤说"、"燥湿相混致癌论"、"寒热胶结致癌论"新理论,并验之临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王三虎教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得到国内外中医同道的高度认可,被誉为"经方抗癌第一人",是中医抗癌的一面鲜明旗帜。
王三虎教授:经方9个月治愈胃癌肝转移,疗效极显!
王三虎医话·泽漆汤
王三虎论食疗·鸡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