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七医栈——研路有我
免费获取~】
回复即可获得考研时间安排
(如果有错误记得告诉我,一个人码字,一个人检查有时候看不出来)
中医内科学
第二节、胸痹心痛
胸痹气滞瘀痰寒,气阴两虚又阴阳。
胸痹血府心血瘀,气滞心胸柴疏施。痰浊栝薤半涤痰,寒凝枳薤当四宜。气阴生脉参荣养,阳虚参附右归依。阴虚补心炙甘草,阳脱四逆人参知。(血瘀轻证丹参饮,寒重乌赤苏合香)
方剂学
第二十三章、治燥剂
第二节、滋润内燥剂
、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组成:生地6g麦冬9g生甘草3g玄参9g贝母5g丹皮5g薄荷3g白芍5g
方歌: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麦地*,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
功用:养阴清肺,解*利咽。
主治:白喉之阴虚燥热证。
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并逐渐扩展,病变甚速,咽喉肿痛,初起或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脉数无力或细数。
用法:无。
方解:
生地:滋阴壮水,清热凉血——为君
玄参:滋阴降火,解*利咽——为臣
麦冬:养阴清肺——为臣
丹皮:清热凉血,散瘀消肿——为佐
白芍:敛阴和营泄热——为佐
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散结——为佐
薄荷:辛凉散邪,清热利咽——为佐
生甘草:清热解*利咽,调和诸药——为佐使
配伍特点:扶正与攻*并举,补清散敛共用,标本同治①滋肾润肺,金水相生;②主用甘寒,辅佐辛散疏利,清热润燥而利咽消肿
加减应用:阴虚甚者,加熟地*;热*甚者,加银花、连翘;燥热甚者,加天冬、石斛。
注意事项:白喉忌表,尤忌辛温发汗,“如有内热及发热,不必投表药,照方服去,其热自除。”
、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组成:麦冬42g半夏6g人参9g甘草6g粳米3g大枣2枚
方歌: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益胃生津此方珍。
功用:清养肺胃,降逆下气。
主治:
1、虚热肺痿。
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2、胃阴不足证。
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方解:
麦冬:甘寒清润,养肺胃之阴,清肺胃虚热——为君
人参:益气生津——为臣
甘草、粳米、大枣:益气养胃,“培土生金”——为佐
半夏:降逆下气,化痰——为佐
麦冬:半夏=7:1,“去性存用”用麦冬的甘寒之性制约半夏的温燥之性,且麦冬得半夏则滋而不腻,半夏辛开之性又可降逆下气,化痰涎。
甘草:润肺利咽,调和诸药——为使
配伍特点:甘润之中佐以辛温,滋润之中佐以降逆,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肺胃同治;且益气健脾与养胃补肺并行,体现培土生金、虚则补母之法①寓燥于润,润燥相济,使润而不滞;②肺胃同治,气阴双补,蕴子母互助之理
加减应用:津伤者,加沙参、玉竹;阴虚胃痛,脘腹灼热者,加石斛、白芍。
注意事项:虚寒肺痿者,本方不宜。
、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组成:熟地生地当归身各9g白芍6g甘草3g桔梗6g玄参3g贝母6g麦冬9g百合12g
方歌:百合同金二地*,玄参贝母甘桔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功用: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用法:无。
方解:
百合:滋阴清热,润肺止咳——为君
生地、熟地:滋肾壮水,生地兼凉血止血——为君
麦冬:滋阴清热,润肺止咳——为臣
玄参:滋阴壮水,清虚热,利咽喉——为臣
当归:治咳逆上气——为佐
白芍:养血和血——为佐
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为佐
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散结,载药上行——为佐使
生甘草:清热泻火,调和诸药——为佐使
配伍特点:金水相生;滋养兼凉血止血,标本兼治。
加减应用:痰多而色*者,加胆南星、*芩、瓜蒌皮;咳喘甚者,加杏仁、五味子、款冬花;咳血重者,去桔梗,加白及、白茅根、仙鹤草。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者,本方不宜。
、增液汤《温病条辨》
组成:玄参30g麦冬24g生地24g
方歌:增液汤用玄地冬,无水舟停便不通,或合硝*作泻剂,补泄兼施妙不同
功用: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
大便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
配伍特点:增水行舟。
、益胃汤《温病条辨》
组成:沙参9g麦冬15g冰糖3g细生地15g玉竹4.5g
方歌:温病条辨益胃汤,沙参麦地合成方,玉竹冰糖同煎服,温病须虑把津伤。
功用:养阴益胃。
主治:胃阴损伤证。
胃脘灼热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或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细数者。
配伍特点:甘凉清润,清而不寒,润而不腻,药简力专。
、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山药30g*芪15g知母18g鸡内金6g葛根6g五味子9g天花粉9g
方歌:玉液山药芪葛根,花粉知味鸡内金,消渴口干溲多数,补脾固肾益气阴
功用:益气滋阴,固肾止渴。
主治:消渴气阴两虚证。
口干而渴,饮水不解,小便数多,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
配伍特点:补益、升阳、固涩、清热并用,脾肾同治,气津并补①益气升阳与生津润燥相配,使气旺津生液布;②补脾益肾与收敛摄纳相伍,标本同治。
、琼玉膏《洪氏集验方》
组成:人参生地*白茯苓白蜜
方歌:琼玉膏用生地*,参苓白蜜炼膏尝,干咳咯血肺痨证,滋阴润肺脾气长
功用:滋阴润肺,益气补脾。
主治:肺痨肺肾阴亏证。
干咳少痰,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气短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配伍特点:1.本方药少方简,甘凉濡润,益气滋阴2.肺肾同补,金水相生3.肺脾兼治,培土生金。采用膏剂,意在膏泽滋润,从本缓治,久服奏效。
凡进入百度云群的都进一下
云群资料更新
文件和谐及时反馈
书籍上新
等
戳这里进入书店~分享更有返利可得哦~
▼研七医栈——一战成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